top of page

甲醛

現代人聞甲醛色變,討論裝修工程的時候廠商業主設計師也是E0 F1 F****等術語滿天飛,到底是在講什麼鬼東西呢?

天然木材其實本身就會釋放極少量的甲醛(以歐盟的測試方式約0.01ppm。)上一篇有提到的幾種基材,無論是夾板的黏合、粒片板膠合、美耐皿、防蟲防潮需要,製造上都需要用到大量化學溶劑,建材釋放的甲醛絕大多數來自於此,因此各國甲醛溢散量是針對「成品」來做檢測。

目前台灣主要能見到三種測試標準,包括自家的CNS1349、日本JIS-A5908和歐盟EN717-1。歐盟的測試方式是將特定大小的板材放在密閉容器中,經過一段時間測定空氣中的甲醛含量;我國和日本則是將特定大小板材和一杯水放在密閉容器內,經過一段時間測定水中溶解的甲醛量。因此分級上的數字會有點出入,不過是可以大致比較的。

台灣跟日本的測試方法相同、等級分類的數值也一樣都分為三級,只是記號不同而已。國內木工常用的夾板和木心板都是F3等級,F1和F2較少見、價格也比較高。

至於歐盟則是只有兩級,國內最常聽到的是E1。欸?怎麼沒有E0呢?

前面有提到由於測試方式不同,所以數值上不能直接比較,不過根據歐盟和日本的報告,E1等級的板材大概就和JIS F☆☆的甲醛溢散量差不多。由於再更少的F☆☆☆或F☆☆☆☆在歐盟標準中沒有對應的分級,所以有些廠商就用E0和super E0來稱呼,但總之不是官方的名稱。

經過以上的說明可以發現,其實國內木工時常採用的F3夾板木心板,和系統櫃常用的E1粒片板單純就材料的甲醛釋出量是相近的喔!並非只要是系統櫃板材就一定比較低,問題反而是在後續加工上。

木工用夾板木心板架構好形狀以後,會再貼表面材上去,許多人覺得膠類(特別是強力膠)也是甲醛的來源。其實強力膠主要成份是氯丁二烯橡膠,溶劑則是氯仿或甲苯,不含甲醛。當然氯仿跟甲苯也都是致癌物,只是它們揮發速度比起甲醛快很多,貼完後通風一到兩週就幾乎揮發完畢了。如果要盡量避免致癌物質,可以用甲苯含量較低的白膠,或是找不含甲苯的接著劑來使用。

至於粒片板,上一篇提到會直接在板材表面作美耐皿(三聚氰胺甲醛樹脂)處理。由於國內沒有生產基材,目前台灣見到的都是進口產品,也分成兩種情況。其一是直接進口美耐皿面已經做好的成品,國內最知名的就是EGGER(台灣由威佐總代理,)這類的標示E1或F☆☆是成品送檢,比較沒有疑義;另一種是進口基材和圖樣底紙等半成品在台灣自行貼合,廠商完成後通常還會再送檢測,因此分類上會以CNS為主。

總結而言,在甲醛議題上,木作和系統櫃板材本身沒有優劣,端看選擇的材料標準而定。後續施工方面,木作比較常接觸其他揮發性致癌物,需要注意膠類和漆類的選擇;系統櫃則是不大會有這些問題。當然兩者的取捨並非如此絕對,畢竟造型、收邊和結構上木作還是比較有彈性的。

  • Black Facebook Icon
  • Black Twitter Icon
  • Black Pinterest Icon
  • Black Instagram Icon
FOLLOW ME
SEARCH BY TAGS
No tags yet.
FEATURED POSTS
bottom of page